“小花轿”抬起新风尚
本报讯 曹公桥畔悬挂气球,小花轿连心桥上铺设红毯,抬起文化广场锣鼓齐鸣……这是新风近日肥东县撮镇镇撮城社区举行的一场移风易俗婚礼的现场。现场有一台装点喜庆的小花轿花轿,花轿旁边的抬起迎亲队伍由社区志愿者组成。
如今,新风很多婚礼流程繁琐,小花轿费用昂贵,抬起无形中加重了新人的新风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为此,小花轿撮镇镇号召全镇适婚青年自觉行动起来,抬起弘扬移风易俗新观念,新风树立婚庆办事新风尚。小花轿各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和志愿者队伍,抬起将传统的新风“抬花轿迎亲”融入到婚礼流程中,让“小花轿”抬起文明新风尚,即在婚礼举办过程中,从妆发到司仪,从摄像到花轿队伍,都由该镇志愿者免费提供服务。
“花轿抬新娘,在我们这代表幸福与吉祥,没有花多少钱,又能让新人体验抬花轿传统婚礼习俗,仪式感强,很受欢迎。”撮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以来,肥东县撮镇镇连续3年坚定不移狠抓移风易俗工作,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机制,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活动为载体,以载体促转变,以转变促习惯,让移风易俗“活”起来。
宴席是餐饮浪费的“重灾区”。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酒宴规格越来越高的现状,2017年,肥东县纪委推出“包公家宴”菜谱,菜谱里共计28道家常菜,每桌任选10个至12个菜。由于菜谱取材家常,同时对菜品、桌数和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原先动辄上千元的宴席,“包公家宴”只要五六百元。
据悉,小花轿、包公家宴活动只是该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生动缩影。移风易俗归根结底是传统观念的转变,撮镇镇移风易俗工作并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在尊重、传承传统风俗习俗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引导,尤其是引导党员干部率先转变观念、做好示范。下一步,该镇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作用,以志愿服务为发力点,以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抓手,全民参与,通过活动化风成俗,让文明新风尚在全镇形成共识。
(记者 赵俊松)
(责任编辑:热点)
-
扎根乡村教育46年,从谭姐姐变成谭奶奶,退休后还主动去偏远乡村照顾幼儿,陪伴上千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8月13日,记者从宣城文明办获悉,乡村教师谭月荃当选为最新一期“宣城好人”。谭月荃出生在宣城旌德一个 ...[详细]
-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入选名单,确定102部录制剧目,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的安庆两部黄梅戏剧目成功入选,分别是由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第17 ...[详细]
-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共赢,甘肃省张掖市“彩虹张掖·百城万里行”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暨裕固族歌舞团文艺演出活动将于3月17日晚在阜阳大剧院举行,为阜阳观众带来一场极具裕固风情民族特色的歌 ...[详细]
-
3月6日上午,由和县妇联主办、林散之书画艺术广场承办的林散之书画艺术广场首届“巾帼风采”主题书画展在和县乌江镇举行。当天的画展共展出书画作品50幅,全部出自安徽和江苏两省女艺术家们之手。记者 黄莹 摄 ...[详细]
-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省委宣传部命名了第九批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安徽大学“皖青心安”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等15个单位为第九批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俞宏亮等15名同 ...[详细]
-
为践行移风易俗新理念,引导妇女群众为弘扬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近日,凤阳县大庙镇巾帼志愿者们以“三八”国际妇女节为契机,在东陵互助社养老示范点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推动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 ...[详细]
-
“天色渐晚,现场已燃。”第八届巢湖音乐节如约而至。一位媒体人在朋友圈写下观感。合肥,一座以“科里科气”闻名的创新之城,在激活文化基因、追逐人间烟火上,步履坚定,从不游疑。“文里文气”,成为弥漫在这个城 ...[详细]
-
3月29日,岳西匠人崔旺应紫砂壶作品《同光十三绝》在众多的艺术品中脱颖而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礼序列,成为国家的外事活动定制国礼。紫砂壶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 ...[详细]
-
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副校长陈艳,从教29年,在乡村小学任教24年,担任班主任18年。她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好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徽省教学应用新星”“合肥市师德楷模”“合肥市学科 ...[详细]
-
经过近一个月的养护施工,位于龙子湖畔的中国南北分界线雕塑养护全面完成,雕塑重新焕发光彩,回归人们的视野。据了解,为保护周边环境,此次养护摒弃了机械喷涂的方式,采用手工刷漆的方式对雕塑主体进行重新涂装。 ...[详细]